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10月15日,我校全新打造的大型学术讲座品牌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在航天城校区礼堂启幕。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研究院院长宋贵伦教授作为系列讲座首位主讲人,以《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的社会建设》为题作首场演讲。公共管理学部全体教师,以及我校研究生、本科生共计近400人,分别在航天城校区、顺义校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参加讲座。


副校长张会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她指出,开办“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是我校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促进学术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并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实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命题和光荣使命。开办“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正是学校积极回应时代呼唤、服务国家大局的主动担当,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创新实践。她倡导,要将大讲堂建设成为思想引领高地、学术交流平台、知识传播窗口和人才培养阵地,面向全校师生与社会公众,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希望大家珍惜宝贵学习机会、踊跃参加。
开幕式由公共管理学部直属党支部书记、主任胡勇慧主持。

讲座中,宋贵伦从坚定奋斗目标、认识重大意义、研究北京经验、探索发展路径四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了系统讲解。他提出,要坚定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认真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论述,充分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背景,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显著特征;要从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社会建设现代化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密切联系首都实际,认真研究总结北京社会建设在顶层设计、中层运行、基层基础工作中的经验做法;要围绕文化之维、实践之维、理论之维、政策之维探索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道路;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守正导向、创新导向、效能导向,积极研究探索构建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治理体系、社会关系体系、社会环境体系、社会动员体系、社会运行体系的研究思路和实践路径;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加强社会建设教材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要面向实践、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科学,推进社会建设中国化、时代化、体系化、学理化。

接下来,我校将依托“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这一重要育人载体,整合各部门、各学部力量,汇聚各界领军专家举办系列讲座,推动跨学科、跨领域协同育人格局,让课堂更加开放、学术更加生动,让广大师生与社会公众持续受益,助力学校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